前言
胡塞武装近日突然宣布,军方“一把手”加马里在一次空袭中丧生,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消息偏偏在加沙停火协议刚生效的几天后发布。那么,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复杂背景?以色列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血腥空袭
就在中东局势稍微平静时,10月16日,胡塞武装爆出了一个震撼消息:总参谋长穆罕默德·加马里在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空袭中丧生,而他的13岁儿子及随行人员也未能幸免。这一消息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加沙停火协议才刚刚生效,甚至以色列的军队已经开始从加沙边境撤回。谁也没有预料到,这场历史遗留的仇恨会在这一时刻爆发。更让人惊讶的是,几小时后,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公开承认是以色列空袭杀死了加马里。然而,之前胡塞武装的声明中并没有提及加马里的死,只是提到其他高层官员的死亡,令人不解。
展开剩余82%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以色列选择在停火期间宣布这件事?
情报暗战
回顾8月28日的那次空袭,以色列的行动简直是一次精准的“斩首”行动。以军战机长途飞行2350公里,直接空袭了萨那的政府办公楼,造成包括拉哈维在内的12名胡塞高层官员死亡。直到两个月后,以色列才公开承认,这次空袭的真正目标是加马里。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这次成功的空袭,离不开对胡塞武装高层活动的精准掌握。当时,加马里和其他几名胡塞高级官员正在萨那一座建筑内,准备观看胡塞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的电视讲话。以色列通过截获通讯信号和线人情报,提前锁定了这一集会地点,并制定了详细的空袭方案。为了确保行动成功,以军甚至出动了最先进的F-35战机,突破了胡塞武装部署的俄制S-300防空系统。
然而,胡塞武装对这次空袭的回应却颇具耐人寻味。在空袭发生后,胡塞的声明中只提到其他行政官员的死亡,故意忽略了加马里的情况。也许他们希望通过这点“隐瞒”来安抚内部军心,或者他们是在等待适当时机来进行报复。
直到10月16日,胡塞才突然披露加马里的死讯,似乎暗示他们已经为报复行动做好准备。
停火阴谋
就在加沙停火协议刚刚生效几天,以色列便主动宣布自己“认领”了两个月前的血案,这一举动显然别有深意。首先,这可能是在试探停火协议的执行底线。尽管停火协议在10月13日由国际斡旋达成,允许巴勒斯坦人质得到释放,但以色列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一直没有停歇。以色列此举是要向胡塞传递一个信号:即使在停火期间,以色列也不会放弃对其军事目标的打击。
其次,加马里的死对胡塞武装的军事指挥体系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作为胡塞军队的总参谋长,加马里是仅次于胡塞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的二号人物。他的死,使得胡塞的指挥链遭遇了重创,尤其是在战术层面,失去了重要的决策者。
再者,以色列的行动可能是与美国的对伊朗政策相协调。胡塞武装被视为伊朗的代理人,而伊朗又是美国在中东的主要对手。通过打击胡塞,实际上是在削弱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也是以色列此次行动背后的一大考虑。
胡塞武装的报复已在路上
胡塞武装显然不会轻易放过加马里的死讯。尽管目前没有直接的报复行动,但从各方迹象来看,胡塞正在为一场大规模的反击做准备。首先,胡塞有可能会加大对红海航运的袭击力度。红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胡塞武装近年来频繁攻击与以色列相关的船只,并通过这种方式向以色列施压。在加马里死后,胡塞的发言人已经警告,将继续袭击红海水域的以色列船只,直到加沙地区获得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胡塞还可能会加强对以色列本土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虽然以色列拥有强大的“铁穹”防空系统,但胡塞近年来不断改进其导弹技术,甚至开始使用带有集束炸弹的导弹,给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胡塞武装与黎巴嫩的真主党、叙利亚政府军等伊朗支持的势力关系紧密。加马里的死可能促使这些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抵抗轴心”,共同对以色列展开多线攻击。这种联动效应将大大增加以色列面临的安全压力。
结语
如今,中东的局势再次紧张,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冲突。加马里的死或许会成为这场冲突的导火索。在这场复杂的大国博弈中,最终受害的仍然是普通民众。希望各方能够理智行事,尽早回到谈判桌上,结束无尽的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和平的曙光。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