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目前将所有的焦点都放在一个问题上:稀土。其他条件暂时搁置,他只要求中国停止控制稀土的出口。对此,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不让步、不动摇。
最近,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不对中国征收关税,可能会威胁到“国家安全”。换句话说,他把关税看作了一种战略武器。事实上,这句话透露出一个现实:特朗普对传统的军事或外交手段似乎已经不太有信心,觉得它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在他的逻辑中,武力已经不足够有效,关税才是最有力的工具。因此,特朗普放下了之前的一些要求,像是中国在农业、投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配合,而是将全部的筹码压在一个点上——要求中国停止对稀土的出口管制。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公开支持这一立场,表示如果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美国愿意延长对华关税的“休战期”三个月。这表明,美方已经把稀土作为对中国施压的重要工具,企图通过这一点来逼迫中国做出妥协。
然而,中国对此的回应非常坚定,明确表示稀土出口管制符合国际惯例,并且是为了维护区域稳定及履行国际义务。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决定,也是一个政治信号:中国不会在这一关键领域做出让步,坚守底线,不会交换战略资源的控制权。
虽然特朗普表面上看似手握多张牌,但实际上很多他并不敢轻易使用。比如台海问题,特朗普虽然时常在言辞上介入,但在对台军售方面却并未采取实质性行动。这背后显示了他对美国军方内部状况和对抗风险的谨慎考虑。若他贸然加大对台湾的支持,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冲突。
展开剩余72%南海问题也是如此,尽管美国在这一议题上有时会采取强硬言辞,但一旦涉及实际行动或冲突,五角大楼内部通常会保持沉默,避免进一步激化局势。特朗普若试图动用这些敏感牌,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此外,关税战对美国国内也有影响,关税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受益行业和消费者信心,也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特朗普必须在这些成本和风险之间做出权衡。
因此,他把焦点集中在稀土问题上,认为这是一个相对较难反击的领域,且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做出让步,他或许能获得一场表面上的胜利;如果中国坚持立场,他就会继续施压,而避免采取更为激烈的措施,减少与中国的直接冲突。
那么,为什么是稀土?因为稀土在全球技术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中国在稀土的开采、加工和精炼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中国决定收紧出口许可或限制出口量,将极大影响全球供应链,这让美国感到极为不安。
然而,中国也有其底气。首先,中国已有一套成熟的出口管制政策,并且外交部多次声明这些措施符合国际惯例,且合法合规。其次,中国在稀土产业的核心环节拥有绝对控制力,这也使得在谈判中占据了战略上的优势。
当美国把稀土作为唯一目标时,也透露出一个事实:传统的单一打压方式在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资源和深加工能力的国家时,效果变得越来越微弱。特朗普此举是试图在这个关键领域找到突破口。
然而,中国的坚定拒绝意味着,这个问题将成为一个战略底线。如果在稀土领域做出妥协,可能会破坏中国长期的战略制衡。
接下来,局势有四种可能的走向:
1. 美国按计划在11月1日对中国产品加征100%关税,这将对市场造成冲击,产业链成本上升。但特朗普或许也希望借此震慑中国,并向国内展现强硬姿态。
2. 美国可能会试图通过让步来交换条件,例如暂停部分关税、提供技术或补贴等,但这些措施能否打动中国仍存疑。
3. 中美之间可能会展开更深入的技术竞争,尤其是在稀土领域。中国可能进一步加强出口管制,美国也可能加速国内稀土产业重构,寻找替代供应国。这场竞争很可能演变为长期的博弈。
4. 局势升级至政治、外交甚至军事层面,但这一风险对双方都极高。如果美国在稀土问题之外插手台湾、南海等敏感区域,可能引发更为复杂的冲突。
在当前的局势下,中国拒绝特朗普的单一要求是一个理性且必须坚守的决定。若在这一关键问题上让步,不仅意味着在谈判中失利,也可能会被特朗普视为软弱,从而进一步加大施压。
发布于:天津市星速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